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docx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一组与高血压相关的妊娠期疾病,其不仅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还可能增加产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针对HDP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应采取综合管理策略,包括孕前筛查、生活方式干预、妊娠期监测、适当药物治疗以及产后随访管理。然而,目前的心血管风险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如跨学科协作不充分、临床指南实施同质性欠佳以及产后长期风险评估和系统管理的缺失等,从而限制了HDP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长期健康预后。该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制定,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指南,围绕备孕期、妊娠
2、期及产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综合管理,归纳整合并形成10条推荐意见。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综合管理改善妊娠结局并降低产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医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正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disordersinpregnancy,HDP)是一组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及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图D1o欧美国家HDP患病率为6%1欧,我国患病率为5.22%5.57%moHDP不仅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小于胎龄儿、早产、胎死宫内、孕产妇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有关:2,而且与产后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
3、和心力衰竭等代谢性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出曲。因此,从孕前筛查和风险评估,到妊娠期及产后管理的全程干预,是改善HDP患者妊娠结局并降低其产后远期代谢性CVD风险的重要措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参考国内外HDP研究进展和相关指南共识,组织国内心血管内科和产科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多次论证,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关HDP患者在备孕期、妊娠期和产后阶段的代谢性CVD风险综合管理的指导(表1)。有关近期国内HDP和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指南中已涉及的临床问题Q56,本共识不再重
4、复列为推荐内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痛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早发型子痫前期和子痛:晚发型子痛前期和子痛日立用1N囱岫曲足月3740相关定义: 慢性高血压:孕前即患有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孕20周后新出现的高血压,无蛋白尿和靶器官损伤 子痛前期:孕20周后新出现的高血压,伴有靶器官受累,伴或不伴有蛋白尿;分为早发型(孕2J34周)和晚发型(孕34周后),早产型(分娩孕周2837周)和足月型(分娩孕周37周后)20孕周(JH)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强直性抽搐,重度高血压:160110mmHg血压水平分级:非重度高血压:14(卜1599(Z09mmHg图1妊
5、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定义(ImmHg=O.133kPa)表1HDP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推荐建议推荐意见序号推荐建议备孕期1 建议备孕期女性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通过适量运动与均衡饮食维持18.5kg/m2BMI24.0kg/m2、血压W140/90mmHg、HbAlcEMBASE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指南、共识、规范、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报告、综述等类型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2.0版)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的观察性研究
6、队列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系统评价评估工具对纳入的荟萃分析进行偏倚风险评价。二、正常妊娠女性和HDP患者心血管功能与结构改变为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妊娠过程中受到子宫-胎盘动脉阻力的影响,母体会发生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全身血管阻力及动脉血压的改变等。上述改变是全身阻力血管管腔扩张、管壁重塑、血管收缩与舒张反应性变化等结构和功能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胎盘娩出后,由于子宫-胎盘循环血流进入母体循环,产妇心输出量可增加60%80%;产后10min左右,心输出量快速降低,并在2h内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因此,尽管分娩会导致大量体液流失,但可以通过上述血流动
7、力学的适应性调整维持母体重要脏器的血供w。相比之下,HDP患者则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和向心性心室重塑“,以及全身血管阻力增加等变化且这些改变可在产后持续存在口4。因此,HDP的发生可能是患者对妊娠期显著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改变的不适应反应,持续影响其产后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子痫前期作为HDP的一个重要亚型,根据诊断时间可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2034周)和晚发型子痫前期(孕34周后);根据分娩时间可分为早产型子痫前期(分娩孕周2037周)和足月型子痫前期(分娩孕周37周后)。早发型子痫前期与螺旋动脉重塑异常引起的子宫胎盘灌注不足关系密切,而晚发型子痫前期多与母体心血管代谢异常(如肥胖、糖尿
8、病和高血压等)有关,患者肾脏对钠的重吸收显著增加,导致体液过多、心输出量增加和血管扩张等0提示二者的发生机制和潜在干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三、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一)备孕期管理推荐意见L建议备孕期女性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通过适量运动与均衡饮食维持18.5kg/m2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D24.0kg/m血压/140/90mmHg(111unHg=0.133kPa)、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lc)6.5%0备孕期的风险因素评估包括孕前BMl过低(18.5kg/m2)或过高024.0kg/m2)、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卸020
9、23年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的心血管健康的8大要素包括:饮食、运动、吸烟、睡眠、BMI、血脂、血糖、血压。本共识建议,应对备孕期进行风险咨询的女性进行以上8个可干预因素的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干预建议。1 .生活方式:即便备孕期生活方式干预与HDP的关联证据不强,但考虑备孕期女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及均衡营养是孕育新生命所必需,因此建议备孕期女性应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既往研究证实,孕前缺铁或贫血可导致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小于胎龄儿以及早产风险增加加,而合理补充叶酸可以降低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发生率。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山指出,备孕期女性应常吃含铁丰富
10、的食物,建议选用孕妇碘盐,合理补充叶酸和维生素D;经常户外运动;禁烟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止匕外,备孕期养成优质、规律的睡眠习惯同样重要。研究显示,备孕期女性睡眠时长过长、过短或入睡过晚均会增加备孕时长及不孕风险出。值得注意的是,备孕期伴侣的不良睡眠习惯与自然流产发生率增加有关mO2 .孕前体重:孕前超重或肥胖女性患HDP的风险是BMI正常女性的4.02倍加,超重或肥胖女性孕前BMI每增加1kg/m2,HDP的发生风险增加31%E27。根据202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本共识推荐BMI24.0kg/m2女性孕前应进行超重相关母胎风险咨询。止匕外,超重和肥胖女性应
11、谨慎选择减重手术,手术虽能够降低HDP、妊娠期糖尿病、大于胎龄儿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但同时会增加小于胎龄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早产风险。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孕前BMkl8.5kg/m?也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有关刈。因此,本共识建议孕前BMl应高于18.5kg/m203 .孕前血压与糖脂代谢:孕前高血压(2140/90mmHg)可增加子痫前期发生风险皿,当孕前血压升高合并HDP时,产后5年CVD风险增加3.79倍,脑卒中风险增加3.10倍,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21倍L根据2019年HDP管理专家共识a】,孕前高血压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如血压仍未达标(2140/90mmHg),应考
12、虑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可以选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甲基多巴。对于已经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女性,应停用孕期禁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更换为孕期相对安全的降压药物,血压达标后观察48周再考虑备孕。对于高血压2级及以上(2160/100mmHg)和(或)伴有靶器官损害及继发性因素的女性,建议于高血压专科进行规范诊疗,并于3飞个月后再次进行孕前评估。在糖脂代谢方面,孕前甘油三酯水平升高(21.7mmol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W1.3mmolL)分别与HDP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底1.61,95%671.292.01;册1.33,
13、95%6,Z1.09L63)加。因此,建议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将血脂参数维持在正常参考值之内。止匕外,孕前糖尿病可导致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约3.5倍.I,当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等)时,该风险将进一步增加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均应进行孕前咨询及血糖管理,避免应用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潜在不良影响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胰高血糖素肽-1激动剂及曝嘎烷二酮类药物/土此外,202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孕前HbAlc水平应控制在6.5%以下37,38(二)妊娠期管理推荐意见2:建议孕期保持理想体重,并根据孕前BMI制定合适的个体化孕期体重增长范围。推荐意见3:
14、鼓励HDP患者与高危人群进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及24h动态血压监测。推荐意见4:对于有胰腺炎病史且伴有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尤其211.4mmol/L或21000mgdl,1mgdl=0.01gL)的孕妇,可考虑使用处方级3-3脂肪酸,谨慎使用贝特类药物。1. 体重管理与生活方式调整:孕期增重过多的现象较为普遍,来自我国30个省份2010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妊娠期女性平均增重约15kg配。值得注意的是,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不仅与大于胎龄儿和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亦可增加HDP的发生风险(於1.82,95%6,Z1.532.17)4041o2021年发布的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提出,
15、孕期BMI范围在24.028.0kg/m2者,孕期体重增长的适宜范围为7.011.0kg,而孕前BMI228.0kg/m2的肥胖患者,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5.09.0kg18o该标准仅适用于中国单胎自然妊娠妇女体重增长的评价,不适用于身高(140Cm或体重125kg的女性,对于合并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患者,应结合临床意见进行个体化评价。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对孕妇的健康有积极影响。妊娠期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能使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39%和41%Mo在不存在运动禁忌且接受专业评估的情况下,妊娠期宜进行每周5d、每次持续3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即运动时心率达到心率储备的60%80%
16、如步行、孕妇瑜伽等)。妊娠前无运动习惯的孕妇,妊娠期运动应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止匕外,睡眠质量也与孕妇健康密切相关,睡眠障碍与CVD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影响疾病预后I。妊娠期受激素、呼吸运动、心血管功能、胎动变化以及子宫增大等因素的影响,更易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性疾病mO妊娠期睡眠障碍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且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包括子痫前期、大于胎龄儿、早产、胎死宫内等。近期荟萃分析表明,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孕妇接受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风险4。因此,妊娠期睡眠障碍性疾病需要及早识别、规范评估并进行有效治疗,
17、从而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并提高生活质量。同样,妊娠期的饮食习惯也与HDP的发生关系密切。既往荟萃分析表明,饮食干预(包括均衡饮食、健康饮食日记以及肥胖患者的热量摄入限制)能使孕期体重有效降低3.84kg(95%672.455.22),子痫前期风险降低33%(腕0.67,95%670.530.95)48。防止高血压的饮食方案(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DASH)是高血压管理中常见的饮食干预方案之一,具体指富含蔬菜、水果和低脂乳制品的饮食方式。既往多项干预研究证明了DASH饮食在降低非妊娠成人血压中的作用49o在妊娠期,较高的DASH饮食评分与妊娠中期舒张
18、压降低和妊娠中晚期胎儿胎盘血管功能改善有关叱,止匕外,基于2项小型RCT研究,DASH饮食与子痫前期风险降低相关(价0.67,95%CI0.450.99)。因此,妊娠期女性应在满足能量需求的基础上积极调整饮食习惯。然而,对妊娠人群进行上述生活方式干预是否能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目前尚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2. 血压监测:在BUMP-I52和BUMP-253研究中,与仅常规孕检组相比,常规孕检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并未改善子痫前期高危人群诊室高血压检出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然而,考虑到家庭自测血压已经广泛应用,在伦理上和实践中,难以避免分配至仅常规孕检组的患者采用自有血压计进行监测的可能。因此,本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妊娠期 高血压 疾病 心血管 风险 综合 管理 专家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