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标准》(征.docx
《《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标准》(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标准》(征.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标准OODBJ/T15-XX-20XX备案号JXXXXX-20XX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标准Standardsforcompilingcomprehensiveriskmapsofurbanextremeflooddisasterchains(征求意见稿)2025-XX-XX发布2026-XX-XX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本标准不涉及专利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标准的公告粤建公告202X)XX号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标准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15-XX-20XXo本标准自20
2、2X年X月X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http:/ZfCXjS)公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X年X月X日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24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202422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规程,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洪涝积水风险评估、4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估、5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数字化管理、6风险图绘制。本标准不涉及专利。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本
3、标准的管理,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安全监测中心(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安全监测中心(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豪贤路102号汇德大厦7楼,邮编:510055)o本标准主编单位: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安全监测中心(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
4、公司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中工水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陈辅淳王家卓王晨刘家宏倪广恒阮镇江胡筱张慧君李文涛陈纯山盛旺朱玉玺李天兵习树峰袁噪梅超李瑞栋邱维魏泽彪罗良丰徐大用陈柱良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1总则12术语23洪涝积水风险评估43.1 一般规定43.2 评估方法53.3 计算方案63.4 模拟评估83.5 风险区划104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估124.1 一般规定124.2 评估指标124.3 城市洪涝脆弱性风险评估与区划144.4 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154.5 承灾体受淹风险
5、评估175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数字化管理186风险图绘制196.1 资料收集196.2 制图流程216.3 风险图体系及命名规则236.4 图纸表达23附录A广东省城市防洪及排涝标准一览表27附录B资料收集表28附录C自然断点分级法30附录D遇水反应化学品名单31附录E绘制流程图35附录F图式要求37附录G参考样图42本标准用词说明45引用标准名录46附:条文说明47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Urbanfloodriskassessment43.1 Generalrequirements43.2 Assessmentmethods53.3 Cal
6、culationschemes63.4 Simulationassessment83.5 Riskzoning104 Comprehensiveriskassessmentofurbanflooddisasterchains124.1 Generalrequirements124.2 Selectionandcalculationofassessmentindicators124.3 Vulnerabilityriskassessmentandzoningofurbanflood144.4 Comprehensiveriskassessmentandzoningofurbanflooddisa
7、sterchains.154.5 Submersionriskassessmentofdisaster-bearingbody175 Digitalmanagementofcomprehensiverisksofurbanflooddisasterchains.186 Riskmapdrawing196.1 Datacollection196.2 Mappingprocess216.3 Riskmapsystemandnamingrules236.4 Drawingexpression23AppendixATableofurbanfloodcontrolanddrainagestandards
8、inGuangdongprovince27Appendix B Datacollectionform28Appendix C Naturalbreakclassificationmethod30Appendix D Listofchemicalsreactingwithwater31Appendix E Drawingflowchart35Appendix F Schemarequirements37Appendix G Referencesamplemaps42ExplanationofVocabularyinthisStandard45ReferenceStandardDirectory4
9、6Addition:ExplanarionofProvisions47.o.为实现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向风险管理的思路转变,更好适应极端降雨增多、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风险增加现状趋势,规范洪涝灾害链综合评估与风险图编制工作,提升城市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行政管辖范围内县级及以上行政单元的城市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估与风险图绘制,指导技术单位开展编制工作。规定了的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包括资料收集、风险评估、风险图绘制等主要阶段的方法和要求。1.0.3当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导致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风险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或更新城市特大洪
10、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以准确反应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风险。1.0.4各城市及管理区域应基于区域流域防洪排涝现状及规划,因地制宜,根据洪涝灾害成因、特点和洪涝灾害防御实际需要,科学研究和准确确定特大洪涝灾害标准及以下各等级标准和范围。1.0.5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城市特大洪涝灾害Urbanextremeflooddisaster由持续性暴雨或流域性洪水(风暴潮)或两者叠加作用等自然因素引致,超过了城市防洪标准或内涝防治标准,较长历时内在较大范围对城市造成严重破坏、损失的洪涝灾害。2.0.2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估
11、comprehensiveriskassessmentofurbanextremeflooddisasterchains根据所在地区历史上发生过的极端灾害情况和模拟分析结果,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脆弱性等,对城市特大洪涝灾害及其链生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的过程。本标准规定的评估内容包括洪涝积水风险评估、城市洪涝脆弱性评估、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估和承灾体受淹风险评估。2.0.3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comprehensiveriskmapofurbanextremeflooddisasterchains表征某一地区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程度高低分级的专题地图,本标准规
12、定的风险图包括洪涝积水风险图、城市洪涝脆弱性风险图、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和承灾体受淹风险图四部分内容。2.0.4城镇内涝Urbanflooding城镇范围内的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镇雨水设施消纳能力,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2.0.5洪涝风险评估UrbanfloodriSkaSSeSSment基于历史记录数据与模型模拟等手段,分析计算不同降雨条件下,洪涝灾害影响下的城市积水风险要素(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洪水流速、淹没历时/退水时间等)的演变特征情况。2.0.6洪涝风险等级UrbanfloodriSkleVeI针对洪涝灾害影响下,根据城市洪涝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通过积水深度和退水时间等
13、指标)来评估城市洪涝所带来的风险等级。2.0.7洪涝风险区划UrbanflOOdriSkZOne利用卫星遥感等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水文水动力机理数学模型、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下垫面、地形地貌、水系、河道、水文、气象及地下管网等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程度和承灾体应保护程度,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洪涝积水风险单元,并确定不同风险等级。2.0.8风险普查riskinvestigation对洪涝灾害风险产生的致灾因子及其危害性、承灾体及其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等相关重要信息的收集与调查。2.0.9生命线工程lifelineengineering维系城市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与系
14、统,主要包括电力、交通、通信、给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等系统。2.0.10特大洪涝灾害链extremeflooddisasterchain由持续性暴雨或流域性洪水(风暴潮)或两者叠加作用等自然因素引致,超过了城市防洪标准或内涝防治标准,较长历时内在较大范围对城市造成严重破坏、损失的洪涝灾害及其引起的一种或多种次生灾害所构成的灾害演化过程。多种灾害叠加可能引发群发性灾害或链式传递效应。本标准仅针对由城市特大洪涝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地下空间受淹、生命线基础设施受淹、遇水反应化工品受淹等链生灾害进行规定。2.0.11孕灾环境disaster-formativeenvironment由自然与人文环境所组
15、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一系列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与价值流动的过程一响应关系。2.0.12致灾因子disaster-causingfactors可能引发城市特大洪涝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资源破坏和社会功能紊乱的风险因素。2.0.13承灾体disaster-bearingbody受灾区域内直接受到灾害影响的对象,包括城市系统、环境、生态、人口、基础设施等。3洪涝积水风险评估3.1 一般规定3.1.1 洪涝风险分析对象层级划分,按照研究尺度不同,结合各类边界条件对洪涝灾害的影响,应符合下列规定:1区域流域层级:城市建成区所在的区域流域,对城市产汇流有影响的范围,包括上游
16、汇入的山洪,下游受纳水体;2城市层级:根据城市所在区域流域特征,划分为平原河网、滨海临江、山地丘陵等;所在下垫面情况,包括地形标高、用地情况、可渗透空间、蓄水空间等;城市排水设施情况,包括内河水系、排水管网、排涝泵站、排涝水闸等;3排水分区层级:根据排水管网、河涌水系分布,划分城市内部的排水分区,形成完整的汇水分区;4社区层级:以网格化管理为划分单元。3.1.2 洪涝积水风险区划的编制过程包括确定编制范围、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选择风险评估方法、计算方案设定、风险评估指标计算、风险等级划分、区划图编制等内容。3.1.3 洪涝积水风险区划的编制范围应为城市建成区(图3.1.3),计算对象包含编制区
17、域内的河道、调蓄空间、地下排水管网等排水防涝设施。34图3.1.3洪涝积水风险区划编制范围1一建成区范围线;2山区汇流;3一入流边界;4一降雨输入;5排水;6一编制区域;7控制断面;8出流边界3.1.4 洪涝积水风险评估除应考虑暴雨导致的内涝外,还应考虑城市外洪影响。受风暴潮影响的城市,还应进行风暴潮分析。3.1.5 洪涝风险分析计算宜采用数值模型的方法,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降雨输入应为设计或实测暴雨过程,入流边界应为模拟区域上游外部入流等,出流边界条件应为外排河道出流控制断面的水位、水位-流量关系或下游控制性工程的出流计算公式;2如编制区域内的来水包括周边山丘区或坡面汇流时,
18、计算范围应包括相应集水区域,该区域宜采用水文学方法进行产汇流计算,并与建成区地表模型通过流量边界进行耦合;3如编制区域为沿海城市,出流边界应为设计或实测潮位过程,或承泄区(江河、湖海等)洪涝潮组合确定的相应频率的设计潮位。3.2 评估方法3.2.1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可采用历史灾害数理统计法、情景模拟分析法、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耦合法和指标体系法等方法。3.2.2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大小,以及对评估结果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求,选择单独的或者不同模型耦合的风险评估方法。3.2.3 情景模拟分析法考虑地表产汇流的动态过程,以及城市
19、排水管渠实际排水能力及地表排水的交互作用,是进行城市洪涝积水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本标准重点阐述情景模拟分析法的计算方法。3.3 计算方案3.3.1 采用数据模型进行城市洪涝积水风险模型模拟评估时,应考虑城市洪涝组合情景,即城市外部河道洪水叠加城市内部暴雨的内涝组合情景造成城市积水的过程。3.3.2 根据城市类型不同,洪涝风险模拟分析边界条件可按表3.3.2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山水相依河谷区域,根据城区是否有山地按平原型城市(无山)和山地型城市(有山)考虑边界条件;2对于河网密布平原区域,按平原型城市和滨海型城市考虑边界条件;3对于滨海台地丘陵区域,按滨海型城市考虑边界条件。表332城市洪
20、涝组合边界条件设置城市类型河道边界条件地表边界条件入流边界出流边界降雨输入外边界平原型城市外洪流量过程水位或流量等降雨过程固壁边界山地型城市水位或流量等山洪流量过程滨海型城市潮位过程固壁边界3.3.3 河道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城市内部河道,可采用恒定流作为入流边界条件。如河道上游有控制性工程如水库,可采用水库的泄流过程作为计算边界条件;2对于城市外部河道,可采用模拟情景对应的外洪流量过程作为入流边界条件。取设计或实测洪水过程,设计洪水等级根据城市河道防洪标准,取超标准洪水(超过城市防洪标准,如100年和200年)和极端洪水(500年及以上),各城市防洪标准符合本标准附录
21、A的规定;3出流边界条件应为外排河道出流控制断面的水位、水位-流量关系或下游控制性工程的出流计算公式,如为滨海型城市,下游应取潮位过程。3.3.4 地表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设计或实测暴雨过程作为降雨边界条件进行计算。如为山地型城市,网格外边界为山洪流量过程;2考虑到形成洪水时的暴雨强度较大,因此设计暴雨重现期等级宜取超标准降雨(超过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如100年一遇和200年一遇)和极端降雨(500年一遇及以上),各城市排水防涝标准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3.3.5 洪涝组合情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时间组合上,如为历史发生的洪涝组合灾害,可按表3.3.5确定实测流量过
22、程和实测暴雨过程进行组合;2如按表3.3.5采取设计情景进行洪涝组合,对于超过城市排水防涝标准的设计暴雨,外洪内涝宜采用相同降雨重现期。洪水等级与暴雨等级可采用峰峰(洪峰与雨峰)叠加方式,按最不利情况进行不同等级的相应组合;3在空间组合上,由于山洪入城以及洪水漫堤导致的河水漫溢入城,应与同一空间地表降雨造成的内涝叠加。根据山洪入城的位置,或河水漫堤的位置确定洪涝空间耦合点(图3.3.5)o如存在河道溃坝导致的洪水入城,应根据洪水风险图成果叠加内涝结果进行风险分析。表335城市洪涝组合情景设置情景洪水等级暴雨等级超标准组合超标准洪水(超过城市防洪标准)超标准降雨(超过城市排水防涝标准)极端组合极
23、端洪水(500年及以上)极端降雨(500年及以上)实测组合实测洪水过程实测暴雨过程3图3.3.5洪涝组合边界划定示意图1一上边界条件:内河恒定流;2一上边界条件:外洪流量过程;3一集水区范围线;4降雨边界条件;5外边界流量过程;6一编制区域;7一堤防漫溢;8一控制断面;9一下边界条件:水位一流量关系3.3.6对于沿海城市,应考虑洪涝潮组合对城市内涝造成的影响。可利用Copula函数构建洪水、降雨和潮位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确定雨洪潮的联合风险概率和同现风险概率,从而确定风险分析的潮位重现期。3.4 模拟评估3.4.1 洪涝积水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应包含基础数据收集、计算范围确定、分析方法确定、参数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特大洪涝灾害链综合风险图编制标准 城市 特大 洪涝灾害 综合 风险 编制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