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培建事迹简介心得.docx
《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培建事迹简介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培建事迹简介心得.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培建事迹简介心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已经进入提名候选阶段,每一位提名者的经历都是非常感人,具有极大的精神鼓舞力量。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最重要的年终节目之一,今年举办的是第十八届,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10位(个)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或群体。这里给大家分享2020感动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提名者先进事迹见解,供大家参考。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候选人: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年74岁的叶培建,从事航天工作已有51年之久,从探月工程到逐梦火星,他的大半辈子和中国航天紧密相连。叶培建是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在后来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
2、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各项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叶培建更多是站在幕后,为年轻的航天工作者们撑腰。在发射现场,大家都说,叶总就是定海神针;。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之叶培建事迹他是我国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研制团队的大专家;,是无数年轻人心中的主心骨;。从资源二号到嫦娥一号,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有他在,发射不紧张、队员吃得香;。为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空间事业兢兢业业奉献50余年,一生矢志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科学家;。他,就是此次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七旬探月追梦人;2019年1月3日,中国
3、人自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中国代表全人类首次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在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当天,一张照片在网上火了。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岁的叶培建静静走到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的身后,对她表示祝贺和鼓励。而作为与叶培建共事多年、亦师亦友的张熇,此刻再也无法掩饰住内心的激动,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两代嫦娥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叶培建深有感触地说。诚然,从嫦娥一号艰难立项,到嫦娥四号究竟去哪儿,叶培建的探月之路,走得并不容易。嫦娥一号时,研制经费有限,叶培建和同事们一起,把一块钱掰成三块花
4、精打细算地铺就出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的奔月;之路。嫦娥四号时,鉴于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有人认为我们应该见好就收,为了稳妥起见,还应该把探测器落在月球正面,叶培建则极力主张到月球背面去。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人类探月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做一些‘冒险的事情’,真正去开拓、去创新,开辟新的天地。;叶培建说。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就这样,中国的奔月之梦;在叶培建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圆梦之旅,书写了人类探月史上崭新的一页。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曾有人质疑,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和精力去探索月球和火星以及更深远的宇宙?对此,
5、叶培建总是抱有自己的态度:人类在地球、太阳系都是很渺小的,不走出去,我们注定难以为继。月球是全人类的,但谁开发谁利用,我们今天不去,以后可能想去都难。;过去,国家在一穷二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是几年一颗卫星。现如今一年几十颗卫星,让中国人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创新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快、更好。过去我总说‘要做个可怕的人’,就是要让困难怕你。;叶培建认为,航天是一项差一点点就成功、差一点点就失败;的事业,面对困难就要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当前,我们的国家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更复杂的变化,我们要发展,就必须要靠创新,必须要技术上更强大。中国探月工程的论证报告
6、提出,到2020年前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计划。叶培建告诉记者,明年,我们计划中的嫦娥五号将完成采样返回。紧接着,对火星的探测也将拉开帷幕。火星探测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行星探测,我们的第一次火星任务将会把三件事情一次做成:首先将探测器发射到火星,对火星进行全球观测;其次降落在火星;同时火星车要开出来,在火星上巡视勘测。这将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上述三个目标,在工程实现上是很大的创新,中国现在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叶培建说。一个伟大的中国,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方方面面都要强,要用‘航天梦’来托举‘中国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感动 中国 年度人物 叶培建 事迹 简介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