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5).docx
《“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5).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十四五”以来,市水利局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围绕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利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夯实农村水利基础等领域的主要任务,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十四五”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我市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水旱灾害等老问题将长期存在,并伴有突发性、反常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从新问题看,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还存在短板、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累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常态问题。党
2、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要求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深刻阐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辩证法,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制定水利改革发展“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指南,为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十九大确定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十五五”时期,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起步期,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进入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落实好新时代治水方针,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新老水问题,编制水利改革发展“十五五”规划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市地处长江中游,省中西部,东经,北纬。市地处沮漳河中、下游,位于荆、襄、宜大三角中心,东临荆门、东南接荆州、南邻枝江、西抵、北连远安。焦枝铁路、襄石复线穿境而过,汉宜、荆当、荷当、窑马公路纵横交错。市区距举世闻名的三峡坝区80km,距三峡机场50km。市地处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延伸地
4、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形态各异,山地、丘陵、岗地、平原错综分布,属江汉平原“镶嵌构造”地带。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2%,平均海拔500m以上;丘陵岗地占总面积的52%,海拔在10050Onl之间;平原占总面积的46.8%,有冲积、堆积和湖成平原,间有湖泊,海拔100m以下。境内最高处为干溪南包,海拔1083.8m,最低处是开源洲,海拔37.4m。市境内南北长76.5km,东西宽51.Okmo西北部枣林岗一带的山地属荆山余脉,海拔高100OnI左右,西南部和北部是200m以下的平缓低丘,南部是沮漳河和长江的冲积平原,属江汉平原一部分,海拔约50m左右。市国土面积2159km2,辖3个街道
5、玉阳、坝陵、玉泉)、7个镇(两河、河溶、清溪、庙前、王店、半月、草埠湖),共有18个居委会、155个村委会。1. 2水资源概况市有大小河流35条,以沮漳河、漳河两水系为主干。沮漳河、漳河为过境客水,由北向南,分别环东西两侧纵贯市境,至两河口汇成沮漳河,南下流经枝江,然后在荆州市注入长江。沮漳河,由远安猴子岩入境,在境内河道全长62公里,一般水面宽250米左右,平均流量77立方米/秒,流域面积646平方公里。沮漳河两侧支流多,主要有清溪河、干河、官道河、玉泉河、印河,均为山溪性河流,山洪频繁。洪水季节为79月。漳河在远安境内与东西沙沟河汇流后,进入境。经鹅屋场、宝石滩、龙口湾、余家洲I、婆婆咀
6、东湾、月潭河、至市之一,现有国土面积2159平方公里,耕地73.35万亩,其中水田43.08万亩,旱地23.39万亩,其它5.03万主亩。农田灌溉面积43.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9.35万亩,排涝面积18.2万亩。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料、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养殖业主要品种有猪、牛、鸡、鸭、水产品等。全市现已形成建材、食品加工、能源化工、轻纺四大支柱产业。全市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1%;农业已形成粮油、畜牧、林果、蔬菜、水产等产业,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板块建设初具规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粮食主产县(市),被纳入全省优质粮食、优质油料
7、优质水果、优质水产品产业带;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旅游综合收入逐年增加,房地产业、商贸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和中介服务业发展加快。2“十四五”水利发展改革的主要成就及问题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管理,市从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利行业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与规范化管理力度,在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但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市的水利建设上也存在一些制约水利事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问题和因素。2.1 “十四五”水
8、利发展的主要成就2. 1.1防汛抗旱减灾进一步完善了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立健全洪水管理、抗旱调度、应急管理等制度,对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进行了更与完善的互联网管理与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保护圈,达标建成了部分沮漳河防洪体系建设;完成了“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上段)”、“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下段)”市官道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市向家草坝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15座小(1)水库加固、39座小(2)型水库加固。2.1. 2水资源配置及综合利用工程完成新建水厂7座,解决了2.6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百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东风灌区和漳河灌
9、区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2.1.3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工程完成了瓦家河清洁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工程,治理水利血防工程50公里,建灭螺池75座。及其它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与实施。2.1.4水利综合管理项目按流域成立以水库为主体的综合水利管理单位,分三类进行层次分明的管理。一是灌区管理单位。有漳河、东风、巩河三个灌区管理处。漳河灌区管理处包括漳河一干渠管理处、三星寺水库管理处,河溶镇、育溪镇水利管理站。东风灌区管理处包括跑马、管道河水库管理处、百里长渠管理处,王店镇、两河镇、半月镇、玉泉办事处水利管理站。巩河灌区管理处包括巩河、杨树河水库管理处、五七长渠管理处,庙前镇、玉阳办事处、玉泉办事处、坝陵办
10、事处水利管理站。二是河道管理单位,主要有堤排管理处和草埠湖水利管理站。三是小水电管理单位,主要有黄家湾水电工程管理处。原镇(处)水利管理单位组建了10个镇(处)水利站,人员调派由水利局统一管理。2.1.5资金完成情况“十四五”我市规划完成项目建设投资854516.99万元。按五大类划分防洪减灾工程429886.99万元、水资源配置及综合利用工程122550.00万元、水资源水生态及环境保护工程90900万元、其它工程6200万元。据统计20152025年我市实际完成水利项目投资119220.54万元,其中防洪减灾工程90422万元、水资源配置及综合利用工程18278.00万元、灌区配套及节水改
11、造工程4820.54万元,水资源水生态及环境保护工程1800万元、“十四五”实际完成项目投资119220.54万元,占规划投资的13.95%o表1市“十四五”水利投资完成统计表(截止2025年底)项目类型“十四五”规划投资小计中央、省万元万元一市合计854516.99一、防洪除涝减灾429886.99二、水资源配置及综合利用122550二、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4980四、水资源、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工程90900五、其他项目62002.2水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在当前的水利发展中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中小河流(湖)防洪能力明显不足一是沮漳河两河口以上防洪能力低。左岸新两河口以
12、上堤防仅达到5年一遇,其中坝陵办群益村挖宝山0.7km无堤防,慈广大桥至下游占家垸3.8km无堤防。右岸新两河口以上至慈广大桥7.8km的堤防仅达到10年一遇,不能满足沮西大垸20年一遇防洪标准。右岸慈广大桥至黄花沟段3km地面较低,需新建堤防。二是中小型水库行洪通道或排洪港泄洪能力严重不足。三星寺水库的溢洪港原设计泄流量为不小于25m3s,与现在实有的2-3m3s过流能力严重不符。杨树河水库设计下泄流量136113s苏家沟水库设计下泄流量40.7m3/s、沙河水库设计下泄流量30.0m3s,三座水库泄流量叠加为206.7m3so由于泄洪通道多年淤塞,农户开垦侵占断面,行洪通道阻水严重。三是建
13、筑物年久失修,不能正常使用。如位于河溶镇前英村的朱家湖排洪港节制闸,因年久失修成了“卡脖子”建筑物,严重影响排洪。赵家湖泵站建于70年代,运行时间少,维修保养差,导致在关键时刻不能正常启用。四是镇管排涝泵站排涝能力不足。河溶镇现有镇管泵站4处,装机6台套,共885千瓦,其中官当排涝片区现有排涝设施5台155kw,排涝能力不足。草埠湖镇现有镇管泵站20处,装机32台,共2950千瓦,其中艾东泵站现有排涝设施1台55KW水泵,排涝能力过小。由于镇管泵站大多数年久失修,导致排涝能力不足。(三)饮用水源工程的供水保障率有待提高巩河水库现为市唯一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承雨面积168平方km,总库容1.
14、73亿方,有效库容1.05亿方,多年平均净来水量0.37亿方。2019年巩河水库年供水量达到3200万方,供水人口38.6万人。2014年、2019年巩河水库降水严重偏少,2014年降水量641mm,水库净来水1009万方,供水量2400万方;2019年降水量671mm,水库净来水451万方,供水量3200万方。由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不断延伸,用水量不断增加,主要为果连续多年遇到降雨量小的情况,水库蓄水将亏空严重,不能保障供水需求。(四)水库工程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巩河(大型)水库需重新加固。该水库于1993年进行了首次加固,至今已有二十七年。由于当时投资少、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大
15、坝仍存在渗漏,溢洪道存在多条裂缝。二是杨树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未全部完成。2003年杨树河水库群(含沙河、苏家沟)除险加固工程,仅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对信息化监测工程、其它管理工程未实施,导致水库未竣工验收。三是24座小型水库与38座重点塘堰存在安全隐患。24座小型水库于2004-2009年间完成了水库加固,受当时资金有限原因,未彻底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如有的水库新出现坝体渗漏或出现坝体部分脱坡等,目前不得不限制水位运行。未注册的38个重点大堰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历史原因,全市共有38个重点大堰(库容在10万方以上),未注册为水库,导致未纳入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之中。因38个大堰未按国家防洪标准建设
16、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五)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任务依然繁重一是灌区水利设施改造工程未实现全覆盖,导致灌区边缘区灌溉保证率不高。灌区死角主要分布在灌区边缘村、地界边缘村、丘陵岗地村和山区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耕地面积不大,交通不便,且工程施工难度大,各部门在项目选址时都不将其作为重点,主要为清溪镇的马店、洪锦、洪桥铺、八景坡、水田湾、前明、同明、红旗、白石港等村;庙前镇的石马、长春、巩河、山峰、普及寺等村;王店镇的同心、满山红、熊河、金星等村;河溶镇的民耀、民河、前程、郭家场等村。同时,漳河灌区片区的骨干工程建设,由于资金来源不足,导致一干渠下段还有20km的干渠未硬化改造。二是部分抗
17、旱泵站设备老化失修严重。全市抗旱泵站大多建于70、80年代,由于设备老化、维修资金不足导致设备安全状态差,在干旱年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据调查,全市391处提水泵站,有143处需要对设备泵房进行改造,尤其是骨干抗旱泵站的改造更为迫切,主要为半月镇的余家垄泵站装机505kw(3X135+1XlOOkw);清溪镇的春河泵站装机135kw牟家湾泵站装机18OkW等急需改造升级。三是村级小型堰塘淤塞严重。我市共有塘堰是18715口。通过“三万”活动和各类项目投入共整治了1882口。绝大多数堰塘淤积严重,蓄水量减少30%以上,急需进行清淤整治。四是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少,需求大。柑桔是我市的一大主导产业,进行
18、高效节水灌溉是提高柑桔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2017年水利部门在清溪镇春新村柑桔基地建设了1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2018年高效节水项目因整合到高标准农田项目之中。导致原规划设计的半月镇凤凰山2万亩柑桔基地和王店镇双莲2万亩柑桔基地高效节水项目未能主要为期实施。这些地方的柑桔果农对高效节水项目实施的要求迫切。(六)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存在随意侵占水利设施的现象。主要为坝慈路边老公安港,因招商企业占用老公安港,只用一根涵管代替原港排洪,导致洪水漫溢,附近老百姓房屋进水。两河镇朝阳山港、中大港等部分排水港,因农民建房用涵管代替原排洪港,导致阻水严重,一
19、遇暴雨就造成农民房屋与附近农田被淹。庙前镇老沙河街,居民在沙河水库或苏家沟水库的溢洪港上做屋,严重阻碍河道行洪。二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费用严重不足。“十四五”以来,水利、国土、农业、财政、发改等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全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灌溉效率。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农村水利设施如果只建不管,不能长久发挥其应有作用。由于实际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管护费用较少(2017年至2019年省拔农田水利建设维修养护资金共657万,其中全市“三员合一”整合了465万,仅剩下192万元用于工程维修养护),导致部分水利设施无法按时维修保养,水利设施的小毛病
20、往往发展为大问题。2. 3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1、建设“大美”,要求把修复长江生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首站到,对其破解“化工围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等做法给予肯定,并提出“坚持生态优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逐步解决生态环境透支问题”,这为“十五五”时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指明了新方向。近年来,生态问题仍然不容忽视,环境风险隐患依然存在,河湖阻断、河沼萎缩、生态功能退化、水污染加剧、水质恶化、岸线侵占、非法采砂等现象仍然存在,治理需求十分迫切。应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及水
21、生态修复,加强河湖空间管控,推进电站生态基流泄放监管和绿色小水电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还江河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生境,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进。2、实施“精准扶贫”,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应紧抓“乡村振兴”机遇,着力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改善田间渠系配套设施;稳步开展农村河道和沟塘生态整治,形成循环通畅的河渠水网,打造山绿水清景秀的美丽新农村;扎实推进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加大对小水库、农村饮水安全等扶贫攻坚工程的安全运行监管,为消除相对贫困提升坚实的水利支撑
22、3、落实水利工作总基调,要求用好“河湖长制”的监管抓手“十五五”期间,水利工作总基调已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要求市提升依法治水的能力,从法制、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对河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资金政务等方面的监管,建立现代化的水治理体系。在率先试行“河湖长制”以来,成效显著,积极探索创新生态保护机制,落实河湖长责任主体、明晰权责,通过明察暗访,在关停污染企业和非法码头、治理工业废水、防治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等方面做出大量工作,保证了重要河湖水质总体优良。是维持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的重要节点区,要实现水利行业监管能力“整体弱”至“全面强”的转变,就要以全面深化
23、改革和推动科技进步为动力,在制度梗阻上下功夫,在举措落地上见实效,建立整套务实高效管用的水利监管体系,以“河湖长制”为有力抓手,”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让河流水清岸绿景美永续。3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布局2.1 指导思想与主要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主题,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与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更好地发挥区位、产业、科教、要素、市场等优势,对接落实好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在融
24、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发挥作用,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改善民生福祉,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着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着力化解风险挑战,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共建共享、可持续、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产业美、城乡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努力为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思路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五五”时期,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三市两区一极”战略定位,科学制定具体发展目标,优化城镇空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安全 保障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