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商务、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工业、商务、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商务、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业、商务、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十五五”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也是我县加快转型升级、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为加速推进“四县四区”建设,走稳走好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推动产业裂变破题突围、商务经济全面提速、科技创新争先进位、网络通讯提质升级,根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市商务发展“十五五”规划市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经济下
2、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科创能力实现新跃升,信息化水平取得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交上了一份靓丽答卷。“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坚持克难奋进,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期间,县域经济实力跨上百亿台阶,保持在全省三类县市第一方阵。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513.06亿元,实现销售产值491.24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利润总额26.52亿元,上缴税金7.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达到2.75%。截止“十四五”
3、期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6.77亿元,年均增长12%;实现外贸出口1.2亿美元,年均增长15%;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由98家增加到109家。截止到2025年,共培育省级隐形冠军6家、中国驰名商标4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18亿元;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到2.09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总数828项。坚持优化布局,发展质效迈上新台阶。一是以华新水泥、戈碧迦光电、泰和石化、百丽鞋业、吉盛纺织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企业竞进提质,实施了百丽精益车间、屈姑橙酒橙醋、戈碧迦光学车灯非球面透镜(一期)、泰和石化超低温阀门等一批重点项目。
4、二是坚持淘汰落后产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燃煤锅炉93蒸吨,关闭了8条造纸及印染生产线、1家化工企业和10家“僵尸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万吨。三是加大了对工业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每年设立2000万元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共实施技改项目59个,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通过结构调整,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坚持赶超跨越,商贸经济增添新动能。一是零售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县城核心商业区和乡镇商业、村级网点快速发展,商业零售业态加速向新型化、现代化方向转变,涌现出了北山、雅斯、秫美、佳家惠、亚贸等一批大型连锁超市。二是综合性商业体和产业园更加完备。我县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
5、的商业综合体万象国际城投入运行,汇集商家200多家。华维电商物流园入驻电商企业85家,年销售额达5亿元。三是消费市场更加繁荣。消费体量大幅提升,消费业态不断丰富,连续多年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荣获“中国美食之乡”“中国端午美食文化节永久承办城市”。四是电商产业发展更加迅猛。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县电商企业达到2200家,网店达到7900多家,电商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年销售额超过28亿元。县成为全省第一批淘宝直播村计划试点县,并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列入“110”网络扶贫创新省5个辐射带动县之一。五是外贸出口规模显著提升。2018年外贸出口额达Ll亿美元,县对外贸易“破亿
6、实现历史性跨越。坚持厚培土壤,科技创新实现新提升。一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服务及研发机构(平台)15个,取得授权专利981件,企业授权专利数占授权专利总数比例达到82.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十二五”末的0.77件增长到2.4件。二是实施科技发展项目,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实施省、市、县科技发展项目123个,项目资金达2235万元,其中戈碧迦光电的“H-K51”光学玻璃材料填补了国内技术和市场空白,屈姑食品自主研发的柑橘综合利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泰和石化通过自主研发获得了全国唯一的工业超低温阀门技术中心授牌并成功申报了16项
7、专利。三是强化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十四五”时期,同高校院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56份,技术合作交易额达IL2亿元。戈碧迦光电先后与德国富勒、优美科等知名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泰和石化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阀门公司,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将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产业链延伸到了海外。坚持升维提速,网络通讯开启新局面。一是数字网络底座进一步夯实。深入开展农村4G补盲行动,建成以4G和光网为核心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站总数达到2263个,固定宽带FTTH端口达到190520个,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达到30%,实现了95%村民小组通光纤(省定)的目标,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普遍达到20Mbps
8、以上。二是数字赋能试点示范效果进一步增强。“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省、市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达到7家,其中省级试点示范企业达6家。屈姑食品、德重精线等企业开展数智化改造,华新水泥、戈碧迦光电等企业应用普及ERP、CAD等工业软件已覆盖生产经营全流程,泰和石化、吉盛纺织等企业实现业务上云,华新水泥等企业实现设备上云。在取得“十四五”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工业经济实力不优不强,缺乏龙头带动;商业形态偏重传统,缺少综合性消费中心和大型市场;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信息化基础薄弱,与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行业治理需要进一步规范,重大风险需要进
9、一步防范和化解。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五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比较优势更加彰显,多重机遇集聚叠加,面临着更多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常态下,要抢抓“国家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三峡后续规划优化调整、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上升为省级战略”等机遇,努力将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从发展大局看,稳中有进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五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等多领域不断涌现出创新与融合应用,产业发展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趋势愈发显著,新模式新业态将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新形势下,紧跟变革、顺势而为,抓抢
10、新一轮政策机遇,将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二)从发展趋势看,“双循环”战略下形成发展新格局。目前,正是中国从中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和数字化时代的关键时期。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进一步扩大内需,国家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在新发展格局中布局站位,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尽快融入到“宜荆荆恩”城市群战略,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找到着力点。(三)从发展机遇看,国家宏观政策带来全面发展新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央不断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随着中央支持一揽子政策、三峡后续规划调整以及对口支援和结对共建等一批重大利好政策机
11、遇在落地见效,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普惠性金融支持。新形势下,全面对接省市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巩固“宜荆荆恩”城市群、“多点支撑”的关键支点作用,抢抓机遇、提升格局,全面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三、“十五五”时期总体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思想破冰,加快发展突围,为实现“三个倍增”、打造“五个高地”
12、全面建设“四县四区”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思路。“十五五”期间,县将坚持生态工业富县战略,聚焦七大重点产业,以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和市场主体培育为重点,培育壮大全县工业发展的战略新支撑和新增长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以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创新业态形式、扩大消费、促进外贸、利用外资为重点,打造县域商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字化转型驱动
13、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方向、激发市场活力为主抓手、科技创新为主动力的“三为主”发展原则,壮大主导产业链,完善科技创新链,打造生态供应链,建立信息价值链。全力打造“六大倍增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倍增、工业总产值倍增、电商主体与社零额倍增、外贸出口总额倍增),推动全县工业商务科技信息化发展质效迈上新台阶,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三)发展定位。1 .绿色发展示范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大力推进长江大保护,严禁引进、发展化工高污染产业,加快传统产
14、业改造升级,推进新兴产业绿色化发展。2 .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着力推进产业信息化改造、品质化提升、智能化升级、安全化提高,强化产业创新示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重点培育戈碧迦光电、泰和石化、德重精线、旌拓光学等先进制造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制造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3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区。着力培育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秫美超市发展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等经营模式,促进县、乡、村商业网络连锁化。大力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支持红城脐橙国际批发市场、茶博园申报省级及以上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实施“数商兴农”,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机制和模式,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建立健全
15、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四)规划目标。到“十五五”期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培育5家税收过5000万元的企业,培育2家上市企业,培育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工业税收总额达到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下达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2%以上。限上商贸企业达到160家以上,每年净增15家以上,培育10家年销售额过亿的电商企业,培育1家年销售额过千万美元的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打造2家电商综合性服务平台,培育
16、6家外贸出口过千万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战略性新产业企业达到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6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3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5,打造一批“两化融合”、“双创”平台、“万企上云”示范企业。四、全力夯实底盘,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坚持生态工业富县理念不动摇,推动全县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为目标,加大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做优做强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光学电子、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饰、绿色包装、清洁能源等七大支柱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商务 科技 信息化 发展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