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海藻场_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word版).docx
《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海藻场_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海藻场_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word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CSA4511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XXXXXXXX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第3部分:海藻场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arbonstoragesurveyandassessmentofmarineecosystem一Part3:Seaweedbed(报批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年7月9日)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7TXXXX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DB37TXX
2、XX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海草床; 第2部分:盐沼湿地; 第3部分:海藻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山东省高度重视海洋碳汇工作,将其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自2021年始,为全面推动海洋碳汇产业发展,我省率先实施了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试点和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建设,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工作基础,总结出一套调查内容更全面、评估方法更准确的技术方案,统一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方法已成为海洋碳汇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DB37/TXXXX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
3、术规范是规范我省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工作的基础性标准,为全面摸清我省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开展碳汇交易工作奠定基础,进而更好地发展蓝碳经济,助力我省海洋强省建设。DB37TXXXX旨在规范山东省分布的不同类型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要求与评估方法,根据我省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主要类型中调查范围边界、调查内容、调查指标等关键性差异,拟由三个部分构成。一第1部分:海草床。目的在于规范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储量范围边界、调查方法、调查站位等要求与评估方法。一第2部分:盐沼湿地。目的在于规范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范围边界、调查方法、调查站位等要求与评估方法。一第3部分:海藻场。目的在于规范海藻场生态系统碳储
4、量范围边界、调查方法、调查站位等要求与评估方法。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第3部分:海藻场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海藻场生态系统碳储量范围边界、调查方法、调查站位、评估方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藻场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HY/T0832005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海藻场seaweed
5、bed由自然生长在岩礁底上的大型海藻与周围海洋环境及其他生物群落所共同构成的一种近岸海洋生态系统。3.2碳储量carbonstock一定空间范围中,由非钙化藻和钙化藻所固定的藻体有机碳和钙化组织无机碳总量。3.3钙化藻calcifiedmacroalgae生长过程中形成硬化钙质外壳或结构的大型藻类。3.4非钙化藻non-calcifiedmacroalgae生长过程中不形成硬化钙质外壳或结构的大型藻类。4范围和边界4.1范围4.1.1 调查范围应为海藻场生态系统边界范围。4.1.2 应根据地图、海图、地形图、水下无人机、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以及文献、历史调查资料等确定海藻场生态系统范围边界。因缺
6、乏资料而无法确定范围边界,应在实地踏勘和预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范围边界。4.2边界4. 2.1调查边界应精确绘制并标明拐点经纬度。4.1 .2边界一旦确定,不应轻易改变;不可避免时,应详细记录原边界、改变原因等改变事项,并重新绘制边界。5调查内容4.2 海藻场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内容为大型海洋藻类,其指标为分布与面积、种类、盖度、生物量、碳含量。5. 2海藻场生态系统现场调查记录表及碳储量分析记录表见附录A中表A.l表A.3。6调查方法5.1 分布与面积5.1.1 潮间带海藻场潮间带海藻场分布及其面积通过无人机监视和现场调查获取,具体要求和方法如下:a)选择天气晴好、可视条件高的大潮退潮期进行;b)
7、利用无人机对调查区域的潮间带进行详细的拍摄,确保调查区域全部被拍摄到,拍摄过程中仔细观察并寻找海藻场;c)根据无人机拍摄影像,确定其分布范围;d)海藻场分布范围的边界以5%大型海藻盖度为准;e)调查人员到达海藻场边界和拐点进行核查,定位方式可采用GPS或北斗定位,获得海藻场边界核准信息;f)绘制潮间带海藻场分布图,确定分布面积。5.1.2 潮下带海藻场潮下带海藻场分布与面积通过声呐侧扫、水下摄像、潜水调查等方式获取,具体要求和方法如下:a)选择海况不大于2级;b)通过船载声呐探测或水下无人机摄像等设备进行走航调查;c)依据调查结果,确定其分布范围;d)海藻场分布范围的边界以5%大型海藻盖度为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海藻场_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word版 海洋 生态系统 储量 调查 评估 技术规范 部分 海藻 地方 标准 草案 报批 word
